
5月19日,我校经济学院联合生态经济研究院于蛟桥园北区国际学术报告厅举办第七届蛟桥经济论坛。本届论坛特邀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博士生导师范从来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教授,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孔凡斌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卢现祥教授四位教授莅临现场展开主题演讲,我校副校长王小平、经济学院院长张利国等400余位师生也参与到本次盛会。
首先,王小平教授为本次论坛开幕致词。王小平教授从“第七届”、“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复校40周年(建校95周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三大关键词向大家深度剖析了本次论坛召开的内涵与意义所在。他指出在经济学院乃至全校年轻学子对学术的的不懈追求下,蛟桥经济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六届,相信第七届经济论坛也会同样出色的完成目标。身为我校第一届毕业生,王小平教授向我们回忆了江财办学之路上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往事,对如今江财在学科建设、社会贡献等方面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而感到自豪。同时,也鼓励新一代江财人努力汲取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独特经济改革道路的成功经验,在经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过渡时期的特殊时期,刻苦钻研学科知识、发挥学科优势,为我国经济发展添砖加瓦。至此,第七届经济论坛正式拉开序幕。
经济增长、收入优先与高质量发展
范从来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经济增长、收取有限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以“苏州奇迹”为例,范教授为大家分析了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维度。作为曾经人均GDP、工业总产值均高居中国城市前列的苏州,在苏南模式下,经济发展曾一度逼近开放之先的深圳,却在近年来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外资也开启了撤退;人均GDP虽高,百姓收入却很低,全面小康建设不达标,“长骨头不长肉”。一系列数据显示,苏州问题同时也是全国问题;由此可见,经济高速增长以牺牲百姓收入为前提。我们虽然不能否认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但也应该明白“骨头”是手段,“肉”是根本;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收入与经济的同步增长。接下来,范教授阐述了如何保证收入优先。不忘初心,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聚焦富民,共同富裕;收入功能重新定位;形成收入增长的制度保障——这三个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此外,通过华为股权激励案例、收入优化促进增长的宏观机制等例子,范教授也向大家提出了:收入与增长之间能不能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收入增加能通过消费渠道影响经济增长。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制度的保障
杨瑞龙教授从另外一个角度,为在座师生分析了高质量制度对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杨教授首先论述了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的客观必然性,指出理解与适应经济新常态是时代之需;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未来八年我国经济政策的顶层设计是一个总要求、一条主线、三个攻坚战。他也提出,制度创新是推动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的关键。在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大抓手下,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实现新旧增长动能转换。以英国工业革命前诞生的专利制度为例,杨教授说,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动力机制。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培育新增长动能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也同样是改革,重塑改革的动力机制是提升制度质量的关键。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经过了短暂的休息时间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的孔凡斌教授上台,进行了主题为“江西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的报告。孔教授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促进江西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重要途径。孔教授从生产状况、生态状况、文化机构及基层组织状况和农民生活状况这几个方面,分析了江西省农业现代化的各项情况。孔教授结合自己调研时的所见所闻,总结出江西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面临的产业、生态、文化、组织等几个方面的机遇及挑战。对于如何正确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孔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要坚持“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的指导战略,努力做到四个方面:第一,通过优化结构、产业融合等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第二,加强生态宜居建设,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第三,深化农村精神文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第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孔教授对江西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入分析,让在座的师生受益匪浅。
关于我国高质量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卢现祥教授则以大量社会现象为依托,为大家作主题为“关于我国高质量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的报告。在分析了我国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原因之后,卢教授指出了我国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制约条件,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升、人口红利消失、国民收入分配失衡、要素市场建立滞后。针对面前中国的各种经济政治现状,卢教授强调,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应当是让经济发展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他给出了两个原因:首先,国家出资和民间资本主导的创新的结果很不一样。结合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美苏的创新情况对比,卢教授向大家证明了民间资本主导比国家资本主导的创新有更多的创新点,更容易成功,论证了市场主导创新的重要性。其次,卢教授以中美页岩气产业发展状况的对比为例,说明了政府主导的垄断不利于创新的发展。卢教授的精彩论证和生动形象的例子,赢得了现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最后,论坛进入到了自由交流环节。张利国院长首先就“高质量发展对实体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一问题向范教授进行了提问。范教授说,目前我国实体企业的回报率远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在高质量发展下这一问题会愈发突出,并导致实体企业陷入无效经营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国家要做好顶层设计,处理好各个行业间的利润分配。接着,又有数位老师和学生向各位教授们请教了人口结构变动、房地产价格、农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教授们也一一解答。听众们对范教授的精彩回答报以掌声,论坛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本次经济论坛,给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更开拓了学生们视野,引导学生们感知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新时期大学生的发展不能脱离实际知识的学习,要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动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进行思考,真正理解“经世济民”的院训。(文/经济学院 万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