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徐斌,男,1975年9月生,安徽阜阳人,经济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金融统计系副主任,副教授。现为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理事。2011年6月毕业于厦门大学,获统计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计量经济学;主要研究领域:能源经济、环境经济、非参数计量方法、非线性计量模型。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经济研究》、Energy Economics、Applied Energy、Energy、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Energy Policy和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7篇(被引用次数位居同一领域世界前1%的学术论文),SCI一区论文11篇,SCI二区论文14篇,SSCI收录论文12篇,TOP期刊论文14篇。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统计局科研项目和江西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等课题20余项。现为20多个国际权威期刊匿名审稿人。
他,不曾辜负时间
科学之海无涯,他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熟悉徐斌的人都知道,在他的办公室里,科研的书籍被放得满满当当,办公桌上的文献已经快堆得放不下,地上也是成套成捆的研究资料,而这也还只是冰山一角。曾经有人说:“孤独是科研者的宿命”,但在与徐斌老师的交流中,我隐隐觉得,这句话还应有下句:“承受孤独,砥砺前行也是每一个科研者的选择。”
“财大的百年名校梦,需要一代一代的学生、老师,不断去投入、去积淀,我们都是一枚螺丝钉,都是一个探索者……”徐斌便是他自己口中的探索者与沉淀者。与他广博的学识相匹配的,是荣誉与著作的等身:他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经济研究》、Energy Economics、Applied Energy和国际重要学术会议等发表论文60余篇,获2015年校“科研十强”、“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在《资源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8部,参撰著作6部。曾获第六届薛暮桥价格著作奖、第十五届江西省社科成果三等奖。除此之外,他的许多调研成果和课题项目受到了当时的省政府领导的肯定与赞扬。
细究徐斌能够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我想,有一句话可以很好地概括:每一个被时间善待的人都不曾辜负时间。
他,不曾放下初心
“选择前可以摇摆,一旦选择了,就该始终如一的坚持。”勿忘本心,砥砺前行,这是徐斌老师诠释的坚守。从理工学校毕业的他,在工作了半年后,做出了一个 “重要选择”:辞职考江财研究生。跨专业的重重阻碍与经济学基础的空白让这段征程尤为艰难,但徐斌却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凭借着那份坚守如初的信念,他终如愿。徐斌老师对知识永不满足,他在攻读博士后,仍不懈怠学习,始终把读书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那样简单而执着的偏好让人肃然起敬。学无止境,徐斌用无数个青灯相伴的夜晚,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守护着一个学者的使命。
徐斌老师告诉我们,或许你也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也曾动摇过自己的坚守,但适时做出改变未必是一个糟糕的决定,与其违背本心的走下去,不如重新定位并默默坚持,或许你就会在下个拐角,重新沐浴生活的曙光。
他,一个有温度的人
即使现在工作重心从教学转移到了科研,但回忆起自己当班主任的日子,徐斌的言语中流露的真情依旧动人。他常对学生说:“我这个‘老学生’都一直在努力,你们就更要努力,才能超过老师。”这既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又是对学生的深切勉励与期望。“每当看见一张张青春朝气的新面孔和他们那渴望求知的眼睛,我就仿佛充满了能量”。学生之于徐斌,犹如璞玉之于匠人,无数个日夜的精雕细琢,只为打磨出他们的最美的光华。
在采访中,徐斌向我们讲述了他难忘又受益匪浅的读博经历。导师的严厉与彼时将要为人父的境况让他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压力。面对难以言表的个人压力,他不得不咬牙坚持,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在言谈中,他多次表达对老师的敬佩与感激之情。
对待学生,他严厉而真诚,真心换真心;对待师长,他谨遵师诲,心怀感恩。他是爱生如子的师长,也是难忘师恩的学生,都说时光冰凉岁月无情,徐斌却将自己沉淀为一个有温度的人。
(文/统计学院王子维 李丹 万欣)
作者:王子维 李丹 万欣 作者单位:统计学院
信息员:张智琦 联系电话:1507030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