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复杂且严峻,且随着新冠疫情不断地发展,老年人的照护压力持续增加。而作为从事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服务工作的养老护理员却存在着队伍不稳定、年龄偏大、整体素质不高等现状,难以满足高质量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养老护理员构建全方位的支持体系,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为帮助养老护理员在工作过程中提升情感劳动质量,完善养老护理员对老年人情感表达的生产与管理,协助养老护理员为老年人提供有温度的服务,2022年12月,江西财经大学女科协洪泸敏、徐升华、刘金凤等会员依据养老护理员职业的特点,设计了养老护理员的情感劳动状况问卷和访谈提纲,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先后对37名养老护理员的情感劳动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本次调研项目的牵头人为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洪泸敏老师。
通过老师们与养老护理员的亲切交流,养老护理员们了解了什么是情感劳动,情感劳动在老年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护理劳动中投入更多的情感,让老年人感到温暖和幸福。老师们还给养老护理员介绍了瑞士的“时间银行”项目,引导护理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了解护理员在服务老人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告诉其他护理员。
本次活动让养老护理员感受到了更多的社会支持,一些护理员认为平时自己的职业认同度与工作幸福感不高,社会认可度低,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经过与老师们的交流,感到了社会对自身的关怀与尊重,表示今后会更加爱岗敬业,更好地服务老人。总的来说,本次活动有利于对养老护理员形成支持性的社会氛围,优化养老护理员的执业环境,回应了二十大报告中“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相关要求。(文/校女科协 洪泸敏)